中通建三局-智慧應急行業-貴州省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近期,中國通信建設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標貴州省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預警指揮項目(370MHz通信裝備),中標金額近4000萬。
本項目為貴州省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預警指揮項目(370MHz通信裝備)的補充,與已建設裝備設備共同構建貴州省370MHz指揮通信網絡體系,提升“三斷”應急指揮通信保障能力。
完善自然災害預警指揮軟硬件設備和服務及相關配套建設,通過硬件升級,進一步提升綜合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指揮調度能力、自然災害數據匯聚能力、支撐保障能力、云視頻指揮調度能力。
共建設79套370MHz集群移動站、81套高通量衛星便攜站及1212臺370MHz多模融合終端。
與已建的370MHz核心網、集群同播控制器、集群固定基站、集群移動站及多模融合終端實現互聯互通。
現場應急通信裝備,破“三斷”通信難題
在斷路、斷網、斷電應急救援專題中,370MHz設備、集群移動站、多模融合終端、窄帶自組網、天通北斗融合終端、高通量衛星便攜站等裝備,為在“三斷”極端條件下快速構建穩定可靠的應急通信網絡提供有力支撐。
窄帶自組網與370MHz集群移動站、高通量衛星便攜站和多模融合終端深度融合,可在高山峽谷、城市樓宇等復雜環境快速部署,實現遠距離通信覆蓋。
終端融合天通與北斗通信技術,大幅降低對星難度,破解了傳統天通電話被叫不暢的痛點。專為基層固定/移動值守人員打造,解決偏遠區域通信失聯問題,實現快速災情報送與高效指揮調度。
370MHz指揮通信網,貫通部省市縣上傳下達
370MHz應急指揮無線通信網作為貫穿智慧應急的指揮調度網,承擔通信樞紐作用,實現了跨區域互聯互通。
(1)與已建的貴州省應急廳370MHz核心網、公網集群服務、各市(州)應急管理局370MHz同播固定站、集群移動站以及各類370MHz終端等設備互相兼容,實現數據共享;
(2)370MHz相關設備具備北斗位置上報能力,實現將位置等信息上報至省應急廳服務器,直至上報至國家應急管理部;
(3)高通量衛星便攜站與現有衛星系統的互聯互通,通過省應急廳衛星專網,接入省應急廳現有會議系統,實現上傳下達。
多模終端融合,互聯互通,統一管理
貴州省370MHz窄帶通信網堅持全省一張網、新建設備與貴州已建370MHz核心網及相關設備實現互聯互通。
(1)370MHz多模融合終端通過公網和專網兩種模式與現有核心網實現互聯互通;
(2)370MHz集群移動站通過衛星專網實現與現有核心網互聯互通;
(3)高通量衛星便攜站通過衛星專網接入省應急廳現有會議系統。
(4)本次設備終端接入現有370MHz窄帶無線通信核心網,和多個品牌的集群同播控制器、固定站、移動站、多模終端等設備融合,實現數據融合、衛星資源及系統按需調整和統一管理。
項目的實施將提升監測與指揮效率、強化數據匯聚與處理能力、增強跨部門協同能力、優化基礎設施布局,通過現代化通信技術進一步提升貴州省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水平。
鄖西縣防汛抗旱一張圖(EPC)總承包
圍繞鄖西縣暴雨內澇、流域山洪、山體滑坡、森林防火、尾礦安全等五大場景應急管理功能需求,構建涵蓋現場監測設備硬件系統、系統Web管理端軟件系統,最終對接至鄖西縣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成為其中重要板塊。
湖北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對全省13個地級市、103個縣(區)、1402個鄉鎮(街道)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裝備配備到位,將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力量快速響應和先期處置能力,增強基層搶險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
蔡甸區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建設項目EPC項目
通過信息化構建林業環境生態(安全)系統,建立起以指揮中心為“大腦”,空、天、地、人為“感知”的立體防火體系,深耕林業生態展需求,建立林業生態完整性智慧體系、林業碳匯,打造新質生產力助推產業發展新格局。
國家礦山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平臺輔助系統
實現全數據智能感知、全過程智能分析、全過程智能支撐,構建具有特色的“煤礦輔助系統”,為建設全國一流智慧煤礦提供科技信息支撐。
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無線數字專網建設
采用370MHz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網,是基于PDT常規的同頻同播系統,具有語音和數據業務功能,系統具備良好的兼容和擴展性,支持有線呼叫、集群聯網、常規及第三方調度系統的接入。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826 號